球盟会qmh网页版登录

健康科普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字号: + - 14
发布时间:2020-10-20 点击量:

作者:吴淑云

有三位年龄是三十出头,五十挂零、年近六十的女性朋友每人有两次骨折(骨裂)经历,三十出头那位,骨折部位分别是左右踝骨,原因是一次下楼崴了一下。一次在马路牙子硌了一下。五十出头那位都是右腿一次胫骨、一次腓骨。没有特别的原因,就是抬腿落地感觉到疼。年近六十那位是脚后跟骨裂,踝骨骨裂,是由下楼梯引起。经检查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骨质疏松。

营养均衡、规律锻炼、骨量正常的人,一般不会发生骨质疏松。轻度的磕碰、摔打,一般不会引起骨裂或骨折。

一、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

1、骨量中的重要指标为骨密度的检查,骨密度正常值为100%,减少幅度在1%-12%之间,均属于正常。骨量的正常与否,是判断是否有骨质疏松的出现的指标。也是判断亚健康状态的1个重要指标。

2、确定峰值骨密度年龄、大小及各年龄段的正常值,应用DXA测定腰椎及髋部骨密度。男性峰值骨密度年龄各部位均在20-24岁, 密度值为1.228(g/cm3);女性峰值年龄腰椎在30-34岁,值为1.197(g/cm3)。髋部骨密度峰值年龄在25-29岁。

3、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

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 指老人70岁后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

二、高危人群

1、人种(亚裔易得)、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

2、非固有因素:低体重、性腺功能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等、体力活动缺乏、制动、饮食中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高钠饮食、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肝素、抗惊厥药、抗癌药、含铝抗酸剂、甲状腺激素、GnRH-a或透析液等)

三、出现哪些症状提醒我们可能得了骨质疏松
1、疼痛: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3、骨折:非外伤或轻微外伤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

是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如从站高或小于站高跌倒或因其它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

邻居家一位56岁的奶奶陪孙女骑自行车下坡时,为防止孙女跌倒,一把抱住了孩子。结果重力加速度使她跌坐地上,腰椎巨疼,去医院做检查是压缩性胸椎骨折。在床上躺了三个月,起床必须穿钢背心固定。基础病也是骨质疏松,更年期后的女性朋友及时补钙,定期复查。防止骨质疏松引起骨折,造成更大痛苦。

四、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疼痛本身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脊柱变形、骨折可致残,使患者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增加肺部感染、褥疮发生率,不仅患者生命质量和死亡率增加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主要依靠骨密度检查,目前公认的是X线双能骨吸收法(DXA)用于诊断。

五、如何预防:

根据病因采取预防措施

1、饮食调理

针对饮食中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高钠饮食的群体

(1)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合理安排每日蛋白质、乳制品、豆制品、坚果等摄取量。在饮食结构上作出调整。成人每日喝300克牛奶,乳糖不耐受者可喝酸奶或豆浆,每周吃豆制品,虾皮,吃鱼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类280-350g,

(2)足量饮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ml),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碳酸,含糖饮料,控制咖啡摄入量。

(3)高钠饮食也会造成骨量流失,因此要严格控制钠盐摄入量,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g,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

(4)戒烟限酒

强烈建议广大烟民戒烟。儿童少年、孕妇、乳母不要饮酒。成人如饮酒,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2、建立健康生活习惯,规律作息

(1)每周保证足够量的体育锻炼尤其是负重、抗阻锻炼

(2)保证日晒时间:皮肤与阳光直接接触每次10分钟以上。

3、有效补充钙和维生素D

特别是接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肝素、抗惊厥药、抗癌药、含铝抗酸剂、甲状腺激素、GnRH-a或透析液等治疗的人,定期化验血鳞血钙含量,及时补足钙剂。

4、防止摔跤

(1)有上述高危因素者,建议穿防滑鞋,65岁年龄以上人群,出行最好携带手杖。

(2)高龄群体尽量错峰出行,减少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防止互相碰撞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