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心源性水肿、出现水肿的自我管理
什么是心衰?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
什么是心源性水肿?
心源性水肿(Cardiac edema)是指由于心功能不全引起体循环静脉淤血,使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而引发的水肿,主要是右心衰导致。身体低垂部分最先出现的水肿,常伴有颈静脉曲张、肝肿大、静脉压升高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出现胸腔积液、腹水等。
出现水肿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呢?
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律失常、肺部疾病、摄入盐分过量、心脏病发作、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心脏瓣膜问题、出生缺陷、饮酒过量、感染等。
“量出为入”,计量每天摄入的液体量和排出的液体量(主要是尿量),是心衰管理最基本的一部分。高度水肿的患者要负平衡,就是严格控制水的入量,让出量大于入量。
饮食护理中宜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蛋白质及高维生素、易消化、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而低盐饮食是一个重要方面,主打一个荤素搭配的清淡饮食菜谱。
有氧运动是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的主要形式,心功能分级I—II级的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考虑接受运动康复,但要根据心肺运动试验和6分钟步行实验结果,由我们康复医师开具运动处方,安排运动种类、强度、时间和频率。而心功能III—IV级的患者,则可能需要从床上翻身、坐起等简单动作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
服用利尿剂等药物,应该尽可能记录每天饮水量以及尿量。遵医嘱规律服药,掌握使用的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与不良反应。
出院后3个月内随访频率为2周1次,病情稳定后,随访频率改为1个月1次。坚持随访,病情加重时(如疲乏加重、水肿再现或加重、静息心率增加≥15次/分、活动后气急加重等)及时就诊。
心衰患者出现水肿需要综合考虑饮食、药物治疗、运动等多个方面因素,轻度水肿可采取一些居家管理措施来帮助缓解症状和控制病情进展,水肿未明显改善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根据医生的专业指导进行治疗和管理。
什么是床旁血滤?
床旁血滤可以看成是一台强大的“体外人工心肾辅助仪”,通过这个仪器,患者全身的血液缓缓进入“净化工厂”(血滤机),血液里的水、小分子毒素(如肌酐、尿素)、多余的电解质(尤其是钾)会慢慢被清洗出来;而血细胞、蛋白质等大分子则基本上留在管子里,不会漏出去,随后清洗干净的血液再回输到体内。床旁血滤像涓涓细流一样,非常缓慢、持续地进行,比血液透析更温和、更可控,为医生治疗原发病争取到了宝贵的稳定期和恢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