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盟会qmh网页版登录

健康科普

啥叫失智失能症

字号: + - 14
发布时间:2020-11-09 点击量:


作者:吴淑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水平的进步,人们的预期寿命在大幅度提高,四世同堂、五代共存大家庭频频出现。

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是每个退休老人的愿望。现代社会和以前的农耕时期最大的不同是人们更加忙碌,工作强度、密度增加、工作单位与家庭住址距离加大。每天平均路上花四个小时是常态。中生代忙于上下班,简单的家务、三餐,第三代忙于上学,周末又在转场各种兴趣班、补习班。从孩子三岁上幼儿园到十八岁参加完高考。每个父母几乎没有自己的生活,都是贫于奔命。祖父母,在孩子落地到上初中之前带孙辈、接送上幼儿园、上学。

孙辈上了大学,父、祖辈终于可以坐下喘口气了。各代可以有自己的生活时,那些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家庭、孩子身上的祖父母,随着代际交流的减少,面对空巢,难以适应失落、空虚,涌上心头。精神、身体慢慢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一般人会认为年龄大了,属于自然现象。但不要掉以轻心。有可能是失智失能最先出现的症状。

失智症是老年期产生的一种器质性脑症候群,主要为老年期发生智能逐渐衰退而引起社交及职业活动的障碍。原因不明,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其特征为中枢脑组织发生退化现象而形成脑萎缩。此外,一些社会、心理、环境的因素,如退休、失业、老伴及儿女离去等,也可促使老年失智症的发生。

一、失智症的主要症状

1、最早出现的是认知能力减退:记忆力变差、健忘、判断力及计算能力退步,且对时间及地点的方向感混乱。

2、精神症状:严重的可出现疑心、幻想、不安、被害妄想或被迫妄想等情形。

3、行为问题:日常生活能力退化,原本会做的事情可能渐渐不会做了。

二、失能的分度

失能,是指由于意外伤害或疾病导致身体或精神上的损伤,导致生活或社交能力的丧失。

由于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吃饭、洗澡、穿衣、上厕所、控制大小便、室内活动等日常生活必须由他人协助或者完全依赖他人的协助才能完成的老人。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