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之际老年人如何预防感染性疾病
作者:吴淑云
2020年全球最引人关注的事件可能就是新冠病毒感染了。截止到10月29日8点,全球累积感染44590206人,死亡1172592人,其中死亡者,大多是患有多种慢性病的老年人。
按照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即凡年满60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属于老年人。
老年人体质、机体的免疫能力较年轻时代下降,各种疾病来袭,有的患上了慢性病,有的患数种。每年秋冬时节,极易感染呼吸道感染病,如何安全度过慢慢寒冬呢?
众所众知,预防传染病主要靠接种疫苗,不同季节,年龄接种的疫苗不同。老年人优先考虑接种的就是预防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疫苗。
一、流感
秋冬春季节全人群几乎都易感。儿童、老年人更是高危人群。有研究资料表明流感流行季节平均死亡7万人是60岁以上有基础病者。尽管流感病毒在不停的变异,本季的流感疫苗是根据上季流感病毒株研制出来的疫苗。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接种流感疫苗后,流感患病率是下降的,即使患病,症状减轻、病程缩短。尤其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以前有很多病逝于肺部感染、流感。接种疫苗后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另外具有本市居民身份证明/社会保障卡,年龄在60周岁以上(出生日期在1960年12月31日之前)的老年人符合免费接种流感疫苗人群。所以大家及时到附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
二、肺炎疫苗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了严重的耐药现象的发生,引起了对抗感染性疾病能力的下降。相比较患病后的治疗,提前注射肺炎疫苗预防,不光是经济成本,还是健康成本都是非常合算。我国批准使用的是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和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建议老年人及时接种。
三、带状疱疹病毒疫苗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
疼痛好发部位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严重影响睡眠、情绪、日常工作、生活甚至导致精神抑郁、障碍。
现在对本病只有抗病毒镇痛等对症治疗措施,无根治方法。即使暂时缓解,也有可能在免疫力低下、疲劳、慢性基础病情况下发病。
注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是比较好的预防措施。年龄在50岁以上的都可以接种。程序是间隔2-6个月完成2剂肌肉注射。
传染性疾病重在预防,预防的重要手段是接种疫苗。在秋冬之际,建议老年人及时接种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病毒疫苗。
上一篇: 如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结直肠癌
下一篇: 哪些日常食物吃不对容易引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