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需要定期做哪些化验
作者:吴淑云
一、HBV血清学检测
也叫是肝友常说的乙肝两对半。传统HBV血清学标志物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抗-HBc IgM。血清HBsAg可由cccDNA转录为mRNA翻译产生,也可由整合人宿主基因组的HBV DNA序列转录翻译而来,1、HBsAg阳性表示HBV感染。
HBsAg定量检测水平可反映疾病分期与疾病进展风险,也可用于指导重组人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
2、抗-HBs为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具备HBV免疫力,见于乙型肝炎康复期及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者。
3、抗-HBc IgM阳性多见于急性乙型肝炎,慢性HBV感染急性发作多表现为低水平阳性。
4、抗-HBc总抗体主要是抗-HBc IgG,只要感染过HBV,不论病毒是否被清除,此抗体多为阳性。
二、 HBV病毒学检测
1、HBV DNA定量
主要用于评估HBV感染者病毒复制水平,是抗病毒治疗适应证选择及疗效判断的重要指标。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可显著控制肝硬化进展和降低肝细胞癌发生风险。
2、HBV基因分型
目前可鉴定出至少9种(A型至I型)HBV基因型和1种未定基因型(J型),一些基因型可分数种基因亚型。检测HBV基因型有助于预测干扰素疗效,判断疾病预后。
3、耐药突变株检测
(1)HBV是一个高变异的病毒,在反转录复制过程中,因RNA聚合酶和反转录酶缺乏校正功能,可使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发生一个或多个核苷酸的变异。
(2)HBV在慢性持续性感染过程中自然变异。
(3)也可因抗病毒药物治疗诱导病毒变异
以上均可导致对抗病毒药物敏感性下降。及时进行耐药突变株检测有助于临床医师判断耐药发生并尽早调整治疗方案。
三、HBV新型标志物检测
1、抗-HBc抗体定量
新型双抗原夹心法可定量检测血清抗-HBc水平。
(1)在自然史研究中,免疫清除期和再活动期患者抗-HBc定量水平显著高于免疫耐受期和低复制期。
(2)HBeAg阳性CHB患者基线抗-HBc定量水平可预测PegIFNα和NAs的疗效。
(3)抗-HBc定量水平和ALT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尤其在ALT正常患者,抗-HBc定量水平和肝脏组织学炎症坏死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2、HBV RNA定量
与肝细胞内cccDNA转录活性有关,在评估NAs停药后复发风险方面值得深入研究。
3、乙型肝炎病毒核心相关抗原(HBcrAg)
是一种包含HBcAg、HBeAg、p22cr蛋白质的复合标志物,与肝细胞内cccDNA转录活性有关,在区分疾病分期、预测PegIFNα和NAs抗病毒疗效,以及停药后复发、预测肝细胞癌发生风险等方面均有相关研究。
四、血清生物化学检测
1、ALT和AST
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特别是长期病毒抑制患者ALT升高,应进一步分析评估原因。
2、总胆红素(TBil)
与胆红素生成、摄取、代谢和排泄有关,升高的主要原因为肝细胞损伤、肝内外胆管阻塞、胆红素代谢异常和溶血。肝衰竭患者TBil可>171 ?mol/L,或每天上升>17.1 ?mol/L。
3、血清白蛋白
反映肝脏合成功能,肝硬化和肝衰竭患者可有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白蛋白水平同时也受到营养状况等的影响。
4、PT、PTA及INR
反映肝脏凝血因子合成功能,对判断疾病进展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5、血清γ-GT
正常人血清中γ-GT主要来自肝脏,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胆管炎并肝内外胆汁淤积时可显著升高。
6、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缺乏肝脏特异性,胆汁淤积刺激ALP合成,其升高的肝源性需通过γ-GT或ALP同工酶水平升高加以确认。临床上常借助ALP的动态观察来判断病情发展、预后和疗效评估。
7、甲胎蛋白及其异质体L3
是诊断肝细胞癌的重要指标。应注意甲胎蛋白升高的幅度、动态变化,以及其与ALT和AST的消长关系,并结合临床表现和肝脏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8、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
又名脱γ羧基凝血酶原(DCP),是诊断肝癌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可与甲胎蛋白互为补充。
上一篇: 如何正确保存和使用碘盐?
下一篇: 如何能发现无症状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