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盟会qmh网页版登录

健康科普

疫情期间,父母是孩子的“定心丸”

字号: + - 14
发布时间:2020-03-23 点击量:


Q

整个寒假都宅在家,又因为疫情持续而延迟开学,有不少中小学生都出现了焦虑等负面情绪。家长们该如何帮孩子疏解情绪呢?
A

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姚晶医生:家长就是孩子的定心丸,家长不焦虑,孩子自然就不会焦虑了。

那么

家长应该怎么做

才能减轻自己的焦虑呢?

认知行为治疗的观点认为:同样的一件事,之所以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是因为大家对于事情的想法不同。



打个比方


如果家长的想法是:“完了完了,我要得新冠肺炎了,我要完了!”那就会产生焦虑、紧张、担心、害怕等负性情绪;


如果家长的想法是“只要合理利用资源,做好防护,我就可以很安全”,那就一定会拥有积极稳定的情绪。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很多时候

情绪问题都是我们的自动思维

在起作用

目前最常见的就是灾难化思维,当我们抱着灾难化想法时,就会不自觉地高估危险的强度和危险的概率,同时会低估自己的应对能力和可以获得的社会支持,进而产生过度的焦虑情绪。在过分焦虑不安时,请按下暂停键,问一下自己,“事实果真如此吗?”




认清新冠肺炎的几点事实


01


新冠病毒传染性很强,但致死率低。

02


尽量不出门、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等个人防护措施有效。

03


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共克时艰。


全面分析后,相信您的焦虑程度一定会有所降低。您的焦虑少了,孩子的焦虑程度自然就下降了。


疫情是一场危机,危机如同硬币的两个面,一面是危险,另一面就是机会。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危险的同时,孩子们也多了一个成长和强大起来的机会。




请家长稳定情绪,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并和孩子一起共同面对,做能做且应该做的事情。疫情过后,您和孩子都会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