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的同仁
人们称呼同事、同行为“同仁”。今天给大家介绍同仁医院的高非、甄洁这对儿同仁。她们是护校同学,没想到这场战役让她们有了最帅气的称呼“战友”,成了最亲、最近的同仁,同时她们与同期支援地坛医院的12名来自北京其他6家医院的护士们共同书写大写的同仁。
2月18日这姐儿俩带着医院党委书记金春明、副院长魏文斌和同事们的嘱托来到北京抗击新冠肺炎的主战场之一地坛医院,经过一天时间的培训,她们进入ICU 病房。
上次非典未成行,这次我不能错过 高非支援地坛医院前夜,不善表达的12岁儿子默默拿出自己的生肖毛绒小老鼠:“妈妈,带上它,看到它,你就想起我。”说到这里,谁还忍得住泪水。 其实高非的念想不只有对儿子的牵挂,还有对四年前胃癌手术丈夫的惦念。爱人近来经常阑尾炎发作,需要常常就医。她作为妻子、又是护士出身,在身边照顾爱人没什么可说的,可此时,“我必须上!那年非典,我就报名了去支援宣武医院,结果要出发的前一晚通知支援任务取消了。觉得是个遗憾。”这个37岁的共产党员对自己的要求一向严格,因此,这次疫情来临,“报名!我干的就是护士,又是ICU护士,正是体现自己价值的时候。” “第一次穿防护服进隔离区和高风险的病毒打交道,你还怕了吗?”高非对于笔者的问题一点不含糊:“没有一点儿恐惧。这里的PB840呼吸机、Diger呼吸机,飞利浦监护仪、金宝血滤机都是我们熟悉的”。她像数说自己的珍宝,说起ICU病房的设施设备,“不过,就是ECMO我不熟悉,不过这次在地坛老师的带领下,很快熟悉了,我们也学到了新东西。” 甄洁和患者打交道有一套 甄洁是瞒着父母来到地坛医院支援的,可还是没瞒住。“老爸一定又和上次我去汶川地震一样,整天趴在电视前找闺女的身影了。”甄洁2008年抗震救灾是北京市卫生局派去的铁军转运车队的跟车护士。就是在那一年,她的出色表现让全系统更多的人认识了这位全国建功立业的巾帼英雄。 甄洁进病房刚一周和患者的故事不少。“老太太开始不吃,我说您得多吃饭,要不怎么和病毒作斗争啊?!……来,这个丝瓜做的烂糊,你吃一口。来,这个粥熬得有功夫,您吃了一定有劲。”在甄洁的反复劝说下,老太太吃了不少,老人家说:“今天可是我住院以来吃得最多的一顿。” 甄洁和病人交流还有高招儿,70来岁的一个老爷子脾气急,每次看到护士总打着手势,因为做了气切他还不能说话,看大家不明白,他就写纸条,可因为手抖,大家总不明白他要表达的意思。甄洁有耐心,仔细别认,明白了老爷子的心思,原来老爷子惦记在汉口96岁老母亲和自己的妹妹、妹夫。明白了老爷子的心思,甄洁和同事们一通儿劝说,才让老爷子安静下来。 又上班了,甄洁没有分到照顾老爷子的那个病房,可甄洁一来,尽管穿着防护服老爷子一下就认出她,伸出手和甄洁握了又握。老爷子又写字了:“我要和你们做朋友,请你们吃饭。”这次字迹比之前清楚了,甄洁好高兴,“说明他比之前恢复了一些。”甄洁说到这儿眼睛亮了,她发自内心的为患者的好转高兴。 “昨天我是夜里4点接班,”甄洁说起和患者的故事滔滔不绝,“李老爷子不睡觉,烦躁。我就劝他,鼓励他好好配合我们。我和他说,你看你隔壁的某某,本来和你一样,人家配合的多好,现在都拔管了,您也一定行!” 和地坛的老师 说起地坛医院的医护人员,两个人都有同样的感觉:“太不容易,常年和传染病打交道,令我们肃然起敬。” “带我的郭兵我叫她师傅,我师傅叫我甄老师,”甄洁说完笑了,“因为我老师比我年龄小,所以才有了这称呼。别看郭兵师傅小我好几岁,可我一点没看出来,她业务熟练,像个老护士。” 高非说起自己的带教老师李梦茹赞不绝口,“90后,可工作中特别细心,有些工作上的细节她都会注意到,提醒我们。”更让高非佩服的是李梦茹那次职业暴露后的坚持,她说:“李老师曾经在一次操作中,发生了艾滋病的职业暴露,她吃了一个月的抗病毒药物进行干预,副作用特别大,一直坚持上班,太不容易了。” “我们支援之前,地坛医院ICU就一直在高速运转中,”甄洁说,“老师们一直没回家,我觉得他们特别让人敬佩。” 对地坛人来说“同仁”二字还有特别的含义,2004年4月同仁医院副院长毛羽任地坛医院院长;2006年5月同仁医院工会主席滕秀琴来到地坛医院,任党委书记。今天地坛的队伍里,有不少来自同仁医院的同仁,今天抗击疫情的地坛战场上,有来自7家医院的同仁。抗击疫情,我们风雨同舟,共克时艰。大写的同仁里有你、有我、有他们!
上一篇: 95后阳光BOY的抗“疫”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