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春节 “医” 线不打烊 地坛医院急诊室的生命守护

作者:宋珊珊 刘雨薇 来源:急诊科 发布时间:2025-01-30 点击量:

微信图片_2025-06-03_154146_285.jpg

  新春佳节,本是阖家团圆的时刻。但在地坛医院有这样一群人,昼夜不停坚守“医”线、争分夺秒挽救生命,用一颗炽热的心,守护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传递这关爱与温暖,让更多的人过上一个平安、健康的春节。

  春节假期里,地坛医院急诊科抢救室留观室依然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医护人员像往常一样,为患者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温情”是患者病情稳定,是病人及家属脸上的笑容,更是24小时“不打烊”的守护。配药、输液、换药……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他们尽最大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除夕傍晚,一场无声的战斗即将打响。下午16:15,护士站的紧急通知铃声响起:“10分钟后,院前120急救团队将送来一位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请做好抢救准备。”生命的接力棒即将传递到急诊,急诊团队立刻意识到情况的紧迫性,再次迅速检查抢救设备,同时准备好急救药品。已经下班的白班医护人员得知这个消息也一如既往的推迟了下班时间,自告奋勇的表示共同参与抢救工作。值班的二线医生刘海燕、三线医生重症医学科主任刘景院也早已抵达现场,协调院内资源指导抢救。

微信图片_2025-06-03_154155_134.jpg

  16:24,伴随着急促的120警笛的轰鸣声,51岁的张先生因突发意识丧失半小时送达急诊。患者意识丧失,自主呼吸消失,颈动脉搏动消失,救护车到达后打开车门,急救人员正在进行心肺复苏,急诊医护人员立马迎上接力抢救。王卉主诊医师指示,送复苏室,过床,监护,评估,心电图示“室性停搏”,持续按压,开放气道,球囊辅助通气,开通深静脉,肾上腺素静推等一气呵成,分工合作,有条不紊。此时心电监护提示室颤!立即除颤,医生下达医嘱,护士长王利娟立马执行,电击已准备好,除颤后可以触及颈动脉搏动,但患者血压仍测不出,心电图示波室速。医护人员再次给予患者同步电复律,在医护的共同努力下,血压终于可以测出,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回升。

微信图片_2025-06-03_154156_934.jpg

  与此同时,医护团队已经为患者完善好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动脉血气等抽血检验,最终复苏成功!之后,张先生在刘海燕医生及急诊科张伦护士的陪同下,转入了重症监护室,而一场更为持久的生命守护战也将就此展开……

微信图片_2025-06-03_154158_718.jpg

  历经这场与死神争分夺秒的紧张战斗后,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大年初一的清晨,第一缕阳光轻柔洒在急诊科的走廊。医护人员准时开启新一天的查房。“老爷子新年快乐!”急诊科王雪、刘雨薇医师一边为患者听诊查体,一边关切地与老人聊天。“大夫们过年好!”老爷子睁着炯炯有神的眼睛,中气十足地回复着。很难想象近1个月前他因为ARDS、呼吸衰竭与死神擦肩而过,急诊科全体精心的治疗与护理让老人逐渐恢复健康。“老爷子在你们过春节,我们家里人都放心!就是辛苦大夫护士了!”急诊医护的倾情付出家属都看在眼里。

微信图片_2025-06-03_154200_455.jpg

微信图片_2025-06-03_154202_278.jpg

  “老周,你感觉怎么样啊?” 老周时而神志清醒,能与人正常交流;时而又陷入混乱,开始胡言乱语。“面对这种病人,我们更是要耐心”,护士说。哪怕老周意识不清,他们也会认真倾听他那些杂乱无章的话语,从不打断。一来二去,老周成了急诊的 “老熟人”,而医护人员也始终将他当作家人一般对待,用行动诠释着医者的仁心与担当 。

  春节期间,球盟会qmh网页版登录急诊科提前谋划,合理排班,保障急诊工作的连贯性。同时,加强物资储备,为突发状况做好准备。急诊科团队 24 小时待命,保证绿色通道畅通,快速响应患者需求,保障群众节假日的正常诊疗,守护患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