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感谢信也“卷”起来了!背后跨越十余年的医患情让人泪目
见字如面
谁能想到写感谢信的赛道,也开始“卷”起来了!
最近,地坛医院普外科赫嵘医生又双叒叕收到了一封来自患者家属的感谢信,而起因竟是因为前不久在地坛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上,作者看到此前发表过的另一封感谢信。
“那封信文笔极佳,情真意切,令我几欲落泪,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我,都自惭写不出那么令人动容的文字……”不禁让人惊呼:不是,这也要“卷”?!
在品读那封感谢信之后,我们的心灵深受触动,恍如穿越时空隧道,见证了一段跨越近二十年光阴的医患深情佳话。
2006年起,许叔叔(化名)一直在地坛医院就诊看病,“那时还在地坛公园,我还记着当时咱们医院的老楼,看完病我们还会再去逛逛公园呢。”时至今日,许叔叔依然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
2013年,他被诊断为肝癌。触目惊心的“癌”字,让一家人的心如坠冰窖。彼时,感谢信的作者、许叔叔的女儿还只是一名大三的学生,但对当时负责主诊的医生赫嵘却印象深刻。住院的日子里,一家人常感叹“赫大夫真随和呀!”之后的十多年来,许叔叔一直跟随赫嵘医生进行随诊复查。
女儿在信中回忆道,“2018年年底,爸爸被胆结石困扰,进行了摘胆手术,术后却出现了肺部感染,您心平气和地向我交代病情,安抚我‘爸爸只是去ICU吸痰,肺好了就回来了’……后来真如您所说,爸爸有惊无险地度过了一次次难关……”在病情异常凶险的艰难时刻,赫嵘医生以他那看似不经意却满含温情的安抚,悄然间抚平了全家人紧绷的心弦,为焦虑中的患者家属送去慰藉和温暖。
更让人感动的是,经历过这次病危后,赫嵘仁爱厚德的行医观,深深影响了许女士的人生态度和工作理念。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她慢慢意识到了生活和工作中宽容和共情能力的重要性,也“更懂得了知足和幸福”。
这么多年来,赫嵘早就变成了一家人心中的“定海神针”,用他们的原话说就是“看到赫大夫,我们心里就踏实了。”
一周前,许叔叔在复查中发现肿瘤再次复发,随后住院进行切除手术。手术台旁,看到普外科医护团队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许叔叔担忧的心逐渐安定下来。

这次的手术难度并不小——由于之前患者进行过多次腹部手术,腹腔内粘连严重,结肠、大网膜、胃以及小肠紧密粘连在切口和肝脏,同时肝脏和膈肌也粘连紧密。手术中,术者仔细分离着粘连,避免损伤胃、肠管和膈肌。手术最终需要进行解剖性左半肝切除,也就意味着中间还需要解剖左肝门静脉、左肝动脉、肝中静脉、肝左静脉等重要血管,难度不容小觑。
但多年的互相支持和陪伴,早已让彼此有了愈发坚实的信任和理解。“您就放心治吧,都听您的!”手术最终历时6个小时,出血量200毫升。8月20日,许叔叔病情恢复顺利,康复出院。
就在许叔叔出院前的8月19日,正值第七个中国医师节,我们带着镜头捕捉到了许叔叔一家的身影。
采访中,我们被一家人乐观积极的笑容、心态和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所打动。与病魔斗争的十一年艰辛不易,但许叔叔一家坚韧勇敢,愈战愈勇,他们的故事充满了力量和希望。
在感谢信的最后,许女士写道:“赫大夫和地坛医院普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十分感谢你们对我爸爸的照顾和治疗,我们会永远感激你们(所做)的一切。”
而我们更想说的是,感谢你们对普外科团队的包容和理解,对地坛医院的支持和信任!正是这份信任和支持,激励着我们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之路上行稳致远,未来,医院将与每一位患者和家属携手,共同创造出更多的生命奇迹。
尊敬的赫大夫:
展信佳!
与您相识已有十一个年头了。我爸爸刚住进地坛外科时,我还是个大三的学生,您也还是个三十岁出头的大小伙子,如今我是个拥有十年教龄的教师,而您也成为了科室里的中流砥柱。
这十一年来,对您的感激与崇敬时时刻刻充斥在我的心间,然而给您写一封信的想法,是源于前两天偶然间看到了一年前发表在医院公众号的那篇给您的感谢信。那封信文笔极佳,情真意切,令我几欲落泪,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我都自惭写不出那么令人动容的文字。然后我还是想写一篇大白话让您知道,作为医生的您,不仅仅救助了我爸爸的生命,让他在患癌十一年后仍然有质量地幸福生活着,您也极大的影响了我--一个普通患者的女儿--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的教育观念。
我爸爸在 2013 年初查出肝癌,开胸切除了部分肝脏,住了一个多月院才康复出院,那一个多月我与您频频接触,期间和妈妈感叹多次“医生这个职业真伟大啊!地坛普外科医术真高呀!赫大夫真随和呀!”后来的这些年,爸爸追随您按时复查,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数不胜数。
2016年12月那次复查,您当时恰巧不在,另一个医生说爸爸的片子显示不太好,需要再次介入,当时距离上次介入刚刚过去三个月而三月前的那次介入什么也没查出来,我爸爸很茫然无措,您看完片子后安慰他“老王,不用做,没什么事儿。”爸爸不放心:“可是那个医生说片子看起来不是太好。”您宽慰他:“你的肝本身就有基础病,标准要放低,咱们不能拿新奥迪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开了10年的奥拓啊。”爸爸听完您的解释,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2018年年底,爸爸被胆结石困扰,常觉痛苦,您为了他的生活质量,建议他做手术摘胆。然而术后却出现了肺部感染,血氧一直上不去。您心平气和的向我交代病情,安抚我爸爸只是去ICU 吸痰,肺好了就回来了。即使爸爸一进入 ICU 我就签了令人胆战心惊的病危通知书,即使爸爸在ICU 里住的那几天不允许探视,我自己偷偷哭了好几次,但后来真的如您所说,爸爸有惊无险地又度过了一次难关。这次之后,我突然从与您的几年接触中顿悟到:人们看待事情的态度和情绪比事情本身更重要。至此,我突然转变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与工作作风,甚至可以说是转变了自己对待生活和人生的态度,我更懂得知足与幸福。
爸爸妈妈也是一样,我慢慢意识到,我们一家三口,竟然完全不害怕“癌”这个东西了。这次肿瘤再次复发,爸爸特别乐观积极,而您高超的医术也确实使他的病情在慢慢好转。这当年更多的归功于您过硬的业务水平,但对病人更重要的,是您有一颗共情病人和家属,并不吝抚慰的仁心。每次看见您,“医者父母心”这几个字便开始具象化起来。
当然,除了赫大夫,普外科的张珂书记、蒋力主任、李代京护士长,还有很多我叫不上名字的医生护士们,也给了我爸爸莫大的支持和帮助。在这里一定要一并感谢!!
总之,赫大夫和地坛医院普外科的全体医护人员们,十分感谢你们对我爸爸的照顾和治疗,我们会永远感激你们的一切。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祝大家万事顺意!越来越好!
患者女儿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