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红丝带之家

北京红丝带之家

北京红丝带之家2024年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5-03-28 点击量:

2024年红丝带之家的工作融入球盟会qmh网页版登录艾滋病中心的工作,基于循证开展患者全生命周期和整合式照顾,为中国艾滋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社会服务,在国传平台输出红丝带关怀模式。红丝带之家在主管领导、艾滋病中心主任的指导下,与全体工作人员围绕医院中心工作稳步推进,在基于社区组织检测、患者关怀质量、服务效率、项目申报、社会影响等方面取得实效。

现汇报如下:

一、基于健康彩虹检测点开展好HIV检测服务。

检测量4830人次(2023年4379),发现阳性率2.65%(128人),肝炎(30人)、梅毒(121人),均已转介至相关科室。检测数较2023年提高10%,阳性率保持在2.5-3%。与男男社群网站开展联动,开展直播230场,覆盖462395人次,提供检测833人,发现17例阳性患者(2%)。2024年承接了北京市疾控、朝阳区疾控、经济开发区疾控《朝阳区MSM人群艾滋病干预检测》、《健康彩虹BDH艾滋病防治基金男男检测》、《卫健委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线上线下HIV扩大检测》和《经开区2024年度VCT门诊咨询、检测项目工作》,建立疾控-医院-社区组织检测和暴露前后模式。

二、继续做好红丝带办公室日常接待等工作。

2024年办公室日常接待人数(9068人/277天,日均32人)较2023年提升71%。接听热线咨询电话3167个,委托取药6377份。通过每个月的数据整理,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和服务内容,提升线下患者的服务体验感,持续关注线下患者“牢骚”话,主动开展问询,预防投诉产生。配合感染急诊、大急诊、社工办做滞留和有纠纷风险患者3例,取得较好结果。注重同伴服务与门诊服务的链接,同伴提供30次病房探访服务,科室内小课堂讲课13次(政策解读2次,专业学习5次,经验交流6次),强化安全意识,倡导廉洁开展公益服务。根据患者需要开展外展、线上咨询和主题健康教育活动18次,线上直播点击量达到17743人次。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北京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功能,联合院内外力量探索学生实践站点。办公室服务将能量加油站(1000人次)、爱心汤项目覆盖(2535人次)提升服务温度。接待来自香港医院管理局、云南传院、新疆和田地区传院等13批次179人来访。

将办公室做成链接患者和各科室之间服务诊疗的联络站,提供医疗转介(180余人)、职业暴露74人、贫困救助12人。

2.1 北京红丝带之家为40名女性开展妇科检查,围绕三八妇女节、六一等节点开展了“爱营养、爱健康”等9次活动。培养新女性同伴4名。

2.2 老年患者服务持续走深走实,成立了老年同伴教育团队,并开展了以叙事为主题的关怀工作,并围绕着CVD风险管理、骨骼健康等开展健康教育。

3.3 监管场所工作逐渐形成网络,协助16个监管场所提供相关服务稳定人数约60人。内容涵盖了从患者确诊、就诊转介、就诊预约、就诊绿色通道、代取药邮寄、患者体检异常随访及救治、出所接续治疗等全过程。顺义区看守所还专门给红丝带之家个管师廖维送来锦旗。

4.4 围绕12.1艾滋病日开展了聚焦医务人员、患者健康、社区关怀、校园教育等系列活动13场,形成了较好的宣传氛围。

三、深耕细作打造红丝带之家品牌形象,积极拓展项目合作。

持续打造推广“WHO看WHO健康”公众号的运营,发布消息66条。

红丝带之家2024年积极争取国内项目10项。联合专委会开展好全国、北京地区的专业培训3场。争取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国内、外有学习、进修机会103人次,接收山西、江西、广东、辽宁等四省进修个案管理师6人。支持国家做好凉山7个红丝带小屋孵化和组团援助、新疆和田培训等工作。

四、获奖情况

1. “医心为老、艾心相伴-智慧老年健康服务项目”获首都公益慈善组织联合会第四届北京市公益创投项目三等奖

2.  寻找隐匿的“他”项目获2024年首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3. “温暖通行、关爱志愿服务项目”获2024年朝阳区青年志愿服务人才培育暨项目大赛优秀项目奖。

五、存在不足与挑战

1、HIV暴露前后预防模式建立较好,但具体服务举措、过程监测与效果评价还有待提升。

2、患者随访管理内容的规范化和个性化的融合还有待提升;目前个案管理工作较为单一,和临床医生整合利用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和及时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随访管理信息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3、对于工作人员能力建设较为重视,对于工作人员心理和精神健康方面关心、团队凝聚力建设方面有待加强。

4、随着红丝带之家在国传平台上的推广,进修人员人数进一步增多,科室内带教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