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盟会qmh网页版登录

工作动态

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 如何远离非法集资、传销?这些安全知识需谨记

字号: + - 14
发布时间:2022-06-17 点击量:

2022年6月是第10个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主题为“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球盟会qmh网页版登录不仅积极组织开展全国防范非法集资知识答题竞赛活动,还进行了知识普及以及宣传活动,着力增强大家对非法集资的防范意识和能力,营造自觉远离、主动举报非法集资的浓厚氛围。非法集资有哪些特征?常见手段是什么?我们该如何避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法律依据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


为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保护社会公众合法权益,用法治的办法加强重点领域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国务院发布《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该条例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出台《条例》,有利于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各尽其责、通力协作的非法集资综合治理格局,对于防范化解风险,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四大特征


一是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或有关部门越权审批的集资。

二是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即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如未经批准公开、非公开发行股票、债券等。

三是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出资人货币、实物、股权等形式的投资回报。

四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集资目的。


常见手段


一、承诺高额回报。不法分子为吸引群众上当受骗,往往制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通过暴利引诱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非法集资者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巨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者惨受经济损失。


二、编造“高大上”项目。以“新技术、新政策”等为幌子,描绘一副预期报酬丰厚的蓝图。例如以投资养老床位、养老建设项目等名义,承诺给付高额回报。


三、以虚假宣传造势。不法分子为骗取社会公众信任,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采取聘请明星代言、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制造虚假声势,比如新闻发布会、产品推介会、现场观摩会、体验日活动等,吹嘘企业实力,骗取社会公众投资。


四、利用亲情诱骗。不法分子往往利用亲戚、朋友、同乡等关系,用高额回报诱惑社会公众参与投资。有些参与传销人员,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集资规模不断扩大。


五、组织集体旅游、考察,赠送米面油、话费等小礼品吸引群众参与。



如何避免


面对高息“诱饵”不动心

面对熟人“热心”不轻信

面对老板“实力”不崇拜

面对企业“背景”不迷信

对“创新”理财产品不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