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正确应对焦虑的方法
作者:吴淑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比如至关重要的考试、堆积如山的作业、十万火急的任务、意想不到的失误等,很多人在面对这些难题的时候,都会出现紧张、焦虑等症状。 为了避免或减轻这些症状,人们往往会无意识地采取一些应对措施,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将其称作防御机制,即“自然而然地选择一种方式使自己过得更好”。
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防御机制,从本质上讲,这些防御机制并没有好坏之分,因为它们都能够帮助你对抗焦虑。但是它们却有成熟与不成熟的区别,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会降低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人们的正常生活受到干扰。那么,哪些防御机制是不成熟的,哪些才是成熟的呢?
一、不成熟防御机制主要有两种,学会控制很重要
1、退行,即面对困难时,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的应对方法,转而采用比较幼稚的方式去应对。比如成年人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有时会出现生病的迹象,以此退回到儿童期被人照顾的状态,逃避当前的责任。
2、内向投射,即把不认同的东西强行转化为自己人格中的一部分。一些内向的人为了使自己更受人欢迎而时常表现得极其外向热情,但其实频繁的交际使他们十分痛苦。
实际上,我们或多或少都会用到这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但只要将其使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就不会受到其消极作用的影响。
二、使用成熟防御机制
1、合理化,即为自己的行动找到一个恰当的理由。这种防御机制较为社会化和安全,但一味地沉浸在“找理由”所带来的虚假安全中,同样是不可取的。
2、升华,即把社会不能接受的需要、欲望和痛苦通过社会可接受的渠道发泄出来。比如,攻击性强的人选择运动员的职业,把他的攻击性转化为运动场上的搏击和竞争;失恋的人用工作和学习来充实自己,在事业和学业上取得成功。
虽然最初的防御机制无法通过主观选择来实现,但在了解了它们的运作机制后,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采用更为成熟的应对焦虑的方式。合理地应对自己的焦虑情绪,能够使我们对生活产生控制感,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我发展。
三、使用简单的方法能快速、有效地缓减焦虑。
1、深呼吸
感到压力时,人的呼吸会变得急促而紊乱。改变当下焦虑的状态,可以先慢慢地深呼吸。
尝试用鼻子深吸一口气,然后从嘴里慢慢地呼出,持续这个动作1分钟。这样呼吸,是在向你的身体和大脑传递出一个信息:现在不存在危险,你可以从紧绷的状态中放松下来。
2、喝水
轻度脱水也会影响精神健康和增加焦虑,而喝水对减压有神奇作用。学生把水带入考场时取得的成绩比没带水时提高10%。
3、拥抱。
拥抱爱的人,或者只是和他握个手,都可以化解焦虑。拥抱会降低一些令人紧绷的应激激素的释放,相反,会促使多巴胺、内啡肽等愉悦激素分泌。经常拥抱还可以预防一些身体疾病的发生。
4、微笑。
笑的好处:笑能放松肌肉,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环;刺激体内被称为“天然止疼药”的物质分泌;减少压力相关的激素。笑是对抗压力和焦虑的灵丹妙药。
5、专注。
47%的时间里想的事情和当下做的事没有关系,回想过去或想象未来都可能加重焦虑。专注当下让人放松。虽然有时候不容易,可以试试正念减压。
上一篇: 对脂肪肝的认识误区影响治疗
下一篇: 全国食品卫生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