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时节话养生
作者:吴淑云
10月8日是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寒露,是深秋的节令。进入寒露,雨季结束,气爽风凉,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寒露与白露节气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冷了,很可能成为冻露。寒露传统习俗主要有赏枫叶、吃芝麻、吃螃蟹、饮秋茶等。
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根据气候、环境、工作、学习、年龄的不同做出相应的衣食住行调整。寒露进入深秋主要气候特点是早晚气温低,中午前后阳光温暖。
一、 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
1、室内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2、夜间睡觉建议关窗户,床上备好薄被,以免着凉。
3、居家期间穿睡衣、袜子,避开对流风口
4、早睡早起不熬夜
中医认为,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利养阴,因为睡眠不足容易损耗阴血。寒露起居原则是早起早睡,早起能顺应阳气舒张,早睡有利阴精收藏。
5、正确掌握秋冬春捂
寒露后,天气由凉爽转为寒冷,“秋冻”的日子已经结束,防寒保暖有助于防止秋季疾病的发生,尤其要注意足部的保暖。寒露过后气温两头冷,中午前后日照温度较高,及时增减衣服,尤其是幼儿,防止着凉或是热着,引起咳嗽、喉咙疼痛。
二、 根据节令平衡膳食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选择养阴防燥、润肺益胃的食材。
可选用芝麻、莲藕、莲子、百合、菊花、银耳、荸荠
寒露时节螃蟹黄膏肥美、蟹肉鲜嫩,望着金黄的螃蟹,美食家走不动了。螃蟹肉属寒,体寒、胃寒者不宜多吃,过敏体质、及孕妇、高血脂者不宜吃蟹黄,螃蟹忌与柿子同吃,以免生成胃石。
天气干燥,喝水少、进食肉类较多者容易口舌干燥、牙龈肿痛等上火的症状,建议喝些荸荠、莲子煮的汤滋阴润喉去燥。
各种水果纷纷上市,孕妇、糖友每次不宜吃太多水果,尤其是含糖量较高的水果,以免引起高血糖。
平衡膳食,戒烟限酒,忌油腻肥厚、少食辛辣刺激,没有禁忌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ml。
三、 特殊时期的人士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防止抑郁、焦虑症的发生寒露后日照时间变短,黑夜变长,秋风骤起,草木槁枯,寒心生惆怅,尤其是处于青春期、更年期、独身、高考、等特定人群,有些会出现季节性抑郁。所以要即使排遣,提前做好应对,不要积累不良情绪在不恰当地方发泄,引起不好后果。
四、 每天保持适量运动
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彩叶满山,使人心情愉悦,
1、登山、秋游、采摘
根据自己的体能,最好结伴、或者参加户外队一起出行,切忌独自外出爬山、探险,以免发生意外。
2、多做有氧运动,接触大自然。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好运动计划,防止运动损伤。
3、科学健身、不攀比防止运动过量发生意外。
上一篇: 有效缓解焦虑的小窍门
下一篇: 如何正确看待狂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