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盟会qmh网页版登录

健康科普

秋后儿童发热的处理

字号: + - 14
发布时间:2021-08-16 点击量:

作者:吴淑云

立秋后夜间温度会降低,但是秋老虎的干热,还是会引起中暑,发热,儿童、婴幼儿尤其要做好预防,家庭管理,防止病情加重。

1、尽量不在12—15时外出,如果一定外出,戴好遮阳帽、涂好防晒霜、不要在马路边、玻璃外装修高楼旁等停留过久。

2、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防止夜间着凉。

3、发热是机体的内部调整,家长不要过于惊慌,镇静下来观察、掌握一套家庭简易处理方法。必要时一定及时送医院。

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的防御机能之一,儿童的正常体温存在个体差异,特别是新生儿及婴幼儿,因体温中枢发育尚不完善,极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正常小儿的体温在36℃~37℃之间,早晨稍低,下午稍高。当体温在低于38℃为低热,38℃~38、9℃为中度发热,39℃到41℃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连续发热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

根据医嘱为患儿适当使用退热剂,两次使用退热剂一般需间隔4小时:新生儿一般只需打包降温即可。环境:清洁、安静,温度在18℃~20℃,每天至少通风一次,尽量减少亲友探视,防止交叉感染,有利于患儿休息。

体温观察:每四小时测体温一次,高烧患者每1~2小时测一次。

特征观察:观察精神状态、面色、呼吸、是否有皮疹,腹泻患者可留大便标本做化验。

用退热药的观察:用药40分钟后测体温,以观察用药效果。如果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软弱无力等虚脱现象,应及时喂糖水,并与医生联系。

衣服:发热患儿穿衣不宜过厚,特别是婴幼儿裹得不可过紧,否则会影响散热。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使患儿感到舒适。

物理降温:可采用头部冷敷和温水浴等方法

1、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

2、保证足够的水分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