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球盟会qmh网页版登录呼吸科主任王宇、汤艳芬医生和支气管镜室护士长周文燕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蓝教授(化名)做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验。蓝教授虽然几次咽拭子和鼻拭子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但临床症状却很像新冠肺炎。应他本人要求,呼吸科留取了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本,肺泡灌洗可以获得最准确的病原学证据,对确诊很重要。让我们一起来随新冠0科护士刘燃一起来回顾一下整件事的始末吧。
“我是绝对的密切接触者啊!1月18日在武汉,是我亲手把哥哥、嫂子送进医院的。20日,我坐动车回的北京,2月8日,CT 显示双肺多发片絮影及磨玻璃影,就住到咱们地坛医院了,偶尔有些干咳,别的症状倒是没有什么!”令蓝教授不解的是,“为什么我的核酸测了9次都确诊不了呢?”蓝教授也是医疗圈内人,这个疑问一直在他心里盘旋。
的确这个问题也是最近困扰新冠0科医护的问题,病毒这是跟咱们“绕圈圈、玩捉迷藏”啊!新冠0科主任段雪飞积极带领大家探讨这个病例,多次跟呼吸科王宇主任沟通患者情况,二位主任一拍即合决定揭开这层“神秘面纱”!这可是球盟会qmh网页版登录甚至是北京市第一例疑似患者支气管镜检查术,意味着要直捣新冠病毒的“老窝儿”了。
听说终于要做支气管镜检查,蓝教授很配合。
新冠0科护士长白静和作为带班组长的我,负责整个事件的前期准备和操作后的消毒和整理工作。支气管镜室的周文燕老师说需要病房一名护士进入病人房间配合王宇主任和她一起完成操作,所以我一早就跟护士长报名了。
约定好25日上午9:30给患者做检查,9:00各路大咖已经云集新冠0病房内走廊。段雪飞主任、王宇主任,病理科王鹏主任(带着戊二醛、福尔马林收集瓶)悉数到场,还有宣传中心的老师和BTV《生命缘》的老师也来进行现场纪录,大家都来见证这个特殊时刻!
首先是周文燕拉着一车的贵重物资和装备——这个就是咱们在电视里看见的正压头罩+送风系统。在帮助王宇主任和周文燕老师连接这个头罩的时候,着实是费了一番功夫的,平时的一套防护服穿在身上就已经憋得够呛,王宇主任直呼:“哎呀,还没进病房这都出汗啦!”这个家伙套在头上真是密不透气,周老师带上一会儿还来不及连接送风系统就憋得赶快摘下来猛吸了几口新鲜空气,我赶忙给她擦汗。
终于把这身“战袍”穿戴整齐,我们一起迈开矫健的步伐进入“战场”啦!

以近期大众对传染病知识的恶补程度,对这个操作的危险性估计也有所耳闻——医生要正对着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操作,很有可能会因为仪器的刺激而造成呛咳、痰液、分泌物等喷射而出,这对医护来说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和挑战,为了保护大家安全最终还是王宇主任和周老师两个人留在病房完成操作。
一切准备就绪,10:00准时开始,细长的支气管镜通过患者的右侧鼻腔,顺利穿过会厌经过声门进入气管和支气管,期间患者出现一些咳嗽症状,我们在窗外看着真为他们捏一把汗,经过周老师的安抚和正确指导,患者很快适应并做到尽力配合。
经过双侧肺叶的探查,最终王宇主任锁定了炎症比较严重的左舌叶。经过9次共180mL生理盐水的灌洗,成功留取部分肺泡灌洗液。紧接着需要活检钳再次深入支气管内留取粘膜组织做活检,周老师此刻继续叮嘱患者:“蓝教授,您一定要忍住好好配合我们,尽量别咳嗽,您越配合,我们取活检越顺利,速度也越快”!
里面有条不紊的操作持续进行,我们在外边“趴窗根儿”的也没闲着,为了拍摄清晰,有用手给摄像机镜头遮阳光的,还有旁白配音给媒体朋友解释操作步骤的,每一步操作和病人的反应都牵动我们的心。
这一切最终在活检组织放入戊二醛收集瓶后的一刹那宣告结束,王宇主任说:“我抬眼看了一下表,整个过程仅用22分钟”!
整个过程调理清晰,医、护、患三者配合默契、有条不紊。
虽然操作结束了,但是还有很多后续工作需要我们完成,我配合白静护士长把病人顺利转到旁边的空房间。我们对王主任、周文燕老师二位功臣,进行了全方位360°无死角的转圈式喷雾消毒,并快速帮他们把头盔和呼吸器这套装备卸下来。术中所有用物必须经过喷洒消毒后单独分装,仪器、治疗车等每一个细节的消毒擦拭都不容忽视。最贵重的正压头罩的消毒更重要,我们对头罩里里外外分别喷洒消毒了三次,通风晾干,紫外线照射后备用。此外,我们对整个房间进行彻底的大消毒,耗时三个小时。
2月27日,检查结果出来了,蓝教授肺泡灌洗液核酸阴性!真棒!终于尘埃落定,大家紧绷的心也都放了下来,同时我们也对教授本人的抵抗力所折服。
第一次支气管镜检查圆满而顺利,这是我们多科室协作的结果。为我们所有人的努力和付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