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师生缘 一世战友情
“李龙,给你一个创可贴”,“老师,帮我看看护目镜” 2月20日中午,来自天坛医院的于淋、宣武医院的李龙和地坛医院的邹琪三位护士又要进入ICU隔离病房了,不过今天于淋、李龙就要独自照看患者了。 邹琪一会儿细心地递给李龙一个创可贴,“他昨天有点磨破了”,一会儿仔细地给于淋检查护目镜。虽然只有一天的“师生”缘分,可言行中看的出,三个人已经相当亲密了,“当天就加了微信,一辈子的战友了。”
2月18日,7家兄弟医院的14名ICU护士前来支援地坛医院,经过集中培训后,2月19日,他们分组上阵了,这一天主要是熟悉防控、环境、设备、操作等流程。来自天坛医院的于淋、宣武医院的李龙和地坛医院的邹琪组成了一个临时护理小组。“进入隔离病房后,没有想象中的紧张”,天坛医院的于淋今年25岁,是个文静、瘦弱的小姑娘,提起第一次真正穿上防护服上阵,她说,邹琪老师特别耐心地给我们讲防护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一直带着我们,看到他的淡定我的心也就踏实下来,而且进入病房后,看到带着呼吸机的病人需要我们,“就顾不上紧张了”。
“邹老师,你给小于昨天的表现打多少分呀”,“100分!”“高了,高了”于淋羞涩地笑了。抽血、测血糖、吸痰这些工作都是于淋熟悉的,可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进行操作,让熟悉的工作变得困难起来,“技术过硬,给患者足背抽血一针见血”邹琪给于淋竖起了大拇指,这位29岁的“老师”说:“特别感谢他们来支援,我们互相学习。”
“护理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方面都特别熟练”,给另外一个来自宣武医院的“学生”李龙,邹琪同样打了100分。李龙则幽默地说:“嗨,我是在媳妇儿的‘鼓励’下才来的。”李龙说,自己的爱人是医院妇产科的护士,当宣武医院接到支援任务时,爱人说,你快报名,你是男护士,体力好,这时候更需要你们冲上去。真的进了隔离病房后,李龙说,防护到位,还真没有太多的紧张,进去以后看到ICU里的病人我就想:“我们应该来,病人需要我们,而且也希望我们的到来能让地坛的战友们缓口气儿。”
短短的交谈中,三个人互相整理、检查好防护又要进病房了,“来,老师在中间,咱们再照一张”,镜头中三个人有力地握紧拳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抗“疫”之战,每个人都是同袍、同志、同行者!
上一篇: 他的手机号成了“患者心理热线”
下一篇: 说说我们的F4+战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