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盟会qmh网页版登录

工作动态

“2018肝脏疾病高峰论坛”召开

字号: + - 14
发布时间:2019-01-04 点击量:

微信图片_20190103150328.jpg 12月28日,寒风凛冽中由我院和球盟会qmh网页版登录传染病学系共同举办的“2018肝脏疾病高峰论坛”在各位同道的大力支持下按时召开。会议邀请到了药物性肝损伤领域的多位权威专家,围绕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方向、研究进展及相关真实世界研究进行探讨,从基础研究、实验室检测及临床诊治等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探讨,并对药物性肝损伤的特殊类型肝窦阻塞综合征及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断及进展进行交流。会议现场大咖云集,精彩纷呈,与会专家与参会嘉宾互动交流,气氛热烈。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徐小元教授担任主持会议开幕式并致辞,我院院长、球盟会qmh网页版登录传染病学系主任李昂、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治疗与关怀综合管理合作中心主任张永利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作大会致辞。我院肝病中心刘庄主任、谢雯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豪教授、东部战区总医院肝病中心于乐成教授、北京世纪坛医院感染科鲍中英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胥婕主任、我院肝病中心支部欧蔚妮书记、综合科段雪飞主任等嘉宾出席会议。

第一场的学术报告由刘庄教授、王豪教授、于乐成教授主持。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前任副主任委员、药物性肝损伤学组前任组长、上海肝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陈成伟教授为大家带来了《药物性肝损伤研究方向》的专题讲座,向大家介绍了药物性肝损伤的概况及诊疗注意事项。并重点强调一下几个方面:临床药物性肝损伤多是在推荐剂量下发生的个体对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的特异质性反应;加强特异质药物性肝损伤及其机制等基础研究是当务之急;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必须要有药物使用史,需加强有明确诊断意义的标志物研究;尽管目前RUCAM是可操作性和认可度最高的辅助量表,但需改进;需要加强感染、结核、血液、肿瘤、精神科等领域和慢性肝病基础上DILI的研究;建立我国乃至国际大数据,研发一种更为客观、明确、量化、高效、可重复性好、便捷、能网络化和计算机化的标准化DILI诊断工具。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损伤学组组长、上海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物性肝损伤专业网络平台“HepaTox”创始人茅益民教授分享了2018年美国肝病年会中药物性肝损伤的相关内容。包括:免疫抑制剂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虽然少见,但需要引起重视;慢性肝病基础是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临床难以区分肝功能异常原因,且预后不良,需要临床医生警惕。

第二场的学术报告由鲍中英教授、胥婕教授、段雪飞教授主持。

中国毒理学会临床毒理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药理毒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药及天然药物毒理专委会副秘书长宋海波教授带来了《基于真实世界的药物警戒研究》的专题讲座,介绍了药物警戒的概念,是发现、评估、认识、预防药品不良反应和其他相关问题的科学与活动。传统的药物警戒研究缺乏整体规划,评价标准不统一,结果/结论不全面或存在偏倚。目前在传统流行病学方法基础上,开始开展基于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的药品风险评价,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讲解,建议建立安全性主动监测与评价系统,呼吁进行多学科、多专业的合作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二医院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药物性肝损伤学组委员、湖南省药物性肝损伤学组组长、中国转化医学会肝纤维化学组副组长陈军教授结合临床实际工作介绍了药物性肝损伤的特殊类型肝窦阻塞综合征,包括肝窦阻塞综合征的概念、诊疗进展,国内患者多有口服土三七的病史,常表现为进行性肝充血和门脉高压,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肝衰竭合并继发感染或肝肾综合征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此病的死亡率和误诊率高,有效的治疗方法非常有限。

第三场的学术报告由欧蔚妮教授、陈凤欣教授、王艳斌教授主持。

我院检验科主任、北京医学会检验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球盟会qmh网页版登录临床检验诊断学系委员、球盟会qmh网页版登录临床检验诊断学系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雅杰教授和大家分享了《一代测序技术在病毒性肝炎临床诊疗中的应用》,王教授认为Sanger测序仍然是目前所有基因检测的国际金标准,强调对于慢性HBV感染者HBV DNA定量检测及耐药基因分型(治疗前、治疗中、抗病毒效果不佳时)非常重要,对于HCV感染者HCV RNA定量检测和基因分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我院肝病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与肝病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组长谢雯教授带来《从PBC: 看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治疗》的专题讲座,指出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胆汁淤积的药物主要用于改善由胆汁淤积所致的临床症状和肝脏损伤,主要药物为熊去氧胆酸和S-腺苷蛋氨酸,有免疫机制介导的胆汁淤积者可考虑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新的胆汁淤积药物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奥贝胆酸可有效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中高剂量可能出现瘙痒症状加重;胆汁酸调控的核受体网络较为复杂,因此容易出现相应的副作用,在开发药物的时候需要给予足够关注。

会议在参会人员热烈的讨论和掌声中落下帷幕,本次会议对药物性肝损伤及相关疾病领域的国内外最新学术进展、临床诊治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多种形式的探讨交流,为肝病领域临床医生呈现了一场学术盛宴,对于提高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